第(3/3)页 陈阳接过文件,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精细的扫描图,突然发出一声轻笑:“部长先生,您这份扫描图连纹饰的阴阳走向都标反了。” 说着额,他将文件转向给哈特先生,伸手在上面指着,“我国《考工记》记载:'钟鼎彝器,纹必相贯',这些云雷纹的走势是有生命韵律的,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能捕捉的。” 哈特尼克尔突然提高音量,“真正考验修复水平的是结构性损伤!就像你们长沙出土的四羊方尊,当年被炸成碎片时......” “哈特先生费心了,”陈阳淡然的一笑,“1938年在运输途中,遇到了小鬼子空袭,四羊方尊碎成二十七块。” 陈阳的声音突然变得沉静,微微呼出了一口气,“您只知道它碎了,但你不知道的是,我国张欣如先生用土法炼制的铜焊料,在煤油灯下耗时六十八天完成首轮修复。” “上面那些细如发丝的焊接痕迹,在修复后,现在我们用 X 光都很难检测出来。” 哈特尼克尔听完愣了一下,帕特西亚在旁边点点头,表示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报道,确实如陈阳所说,确实修复了。 哈特深深吸了一口气,不甘心的继续问道,“个案而已。1980 年出土的秦始皇铜车马......” “1325 片残片,2244 处断口。”没等哈特说完,陈阳已经流畅地报出数字,随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资料,找到了一张照片放到了哈特面前。 “哈特先生,真是不巧,这次我们虽然没能带来实物,但是我们带来了照片。” 陈阳指着照片,示意哈特仔细看看,“我们的修复团队用改良的'锔瓷'工艺,八年时间让两乘铜车马恢复原貌。”随后,陈阳又拿出一张照片做对比,“特别是这匹铜马的鬃毛,我们根据咸阳宫遗址发现的彩绘痕迹,还原了当初的朱砂点染工艺。” 宴会厅里几位战车国专家不自觉地凑近观看,哈特尼克尔却突然指着图片:“这里!车伞的青铜支撑杆明显是新铸的,你们所谓的'原汁原味'呢?” 陈阳不慌不忙地划到下一页:“《礼记》有云'修旧如旧,补新不显'。这根支撑杆我们特意做了矿物锈蚀处理,与原件浑然一体。”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哈特尼克尔,“我倒是想问部长先生,贵国修复的帕特农神庙浮雕,用现代大理石补缺的部分,怎么连石料纹理都不做旧?” 听到陈阳这么一问,哈特尼克尔脸色涨红:“那是为了区分......” “是为了区分古今?区分新老?那请看看这个。”陈阳又翻出了一张在照片,“你们要是这种修复技术,那可帮不了我们了。” “您来看,这是故宫倦勤斋的通景画修复,我们采用传统'揭裱'工艺分层修补,新补的桑皮纸先做老化处理,颜料严格按清代配方调制。”照片上,修复师正用特制的鱼鳔胶一点点粘合几乎透明的画绢,“这种技艺,恐怕比贵国的激光清洗更考验'严谨'吧?” 第(3/3)页